2016年4月11日星期一

芳名~節節草






名稱:節節草

學名:Commelina diffusa


英文名稱:Diffuse_Day-flower

科:COMMELINACEAE鴨跖草科

屬:鴨跖草屬   Commelina   


用途:

1.綠化地被植物用

種在低濕地方,作綠化地被植物用。

2.藥用:性味:全草:淡

效用:全草: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、止血。


治急性咽喉炎、痢疾、

小便不利;外用治外傷出血。

全草治白濁、清熱、散毒、利尿;

根莖敷瘡癤,葉敷腫毒、跌打。


在濕潤的小草叢中,

像有一閃一閃的藍色星光向我閃耀,(放電…)

身體很自然的向星光探索,

確定它們是節節草!( 歡愉…)


今天早上用手機為它們拍下寫真,

所以相片跟以往有些不同,

拍後覺得手機功能的微距效果愈來愈好!

很多年沒在市區看見節節草了,

很興奮!









2016年4月7日星期四

芳名~山素英





名稱:山素英

英文名稱:Mountain Jasmine

科:木犀科  Oleaceae  

屬:素馨屬  Jasminum  


學名:Jasminum nervosum Lour.

Jasminum hemsleyi Yamamoto

用途:

1. 庭植為綠廊植物,可盆栽、插枝觀賞。

2. 花供香水和茶的添香料。

3. 藥用:根或莖葉:行血,補腎明目。

帶根全草:行血理帶,補腎明目,通經活絡。

治眼疾,咽喉腫痛,急性胃腸炎,

風濕關節炎,生肌收斂。

腳氣,濕疹,梅毒,腰酸,發育不良。

花曬乾可泡茶。


在一個山坡之下,一條幽靜的小路,

山坡之上擁有起碼四種藤蔓植物,

山素英是其中一種。

原先是觀察另一種藤蔓植物,

山素英是偶然又適逢開花,

所以被發現了。

因為是第一次見,以為是假素馨,

原來錯了,但錯唔晒!(素馨屬)

嘻…

找資料時知道,

我們所熟悉的茉莉花都是木犀科,

最相似是大家也有香味、白色花,

和花萼十分之像。

當時花開得不算多,

而當我想拍多幾張相嘅時候,

有隻黑色大大大蜜蜂,

以為我想侵略地盤,時常尾隨住我,

所以得兩張相囉!

哈…!









2016年4月4日星期一

紅粉瘋開之~紫花酢醬草







名稱:紫花酢醬草

英文名稱:Lavender Sorrel,

Violet Wood-sorrel Oxalis


學名:Oxalis corymbosa DC.

Oxalis martiana Zucc.


科:酢漿草科   Oxalidaceae

屬:酢漿草屬   Oxalis


用途:

1.嫩莖葉可食用、藥用、

地被植物、觀賞、花壇。

2.紫花酢醬草也是一種童玩,

剝掉它的皮,

兩兩葉片處交在一起,

即可進行拉鉤遊戲,

誰先拉斷就算輸。

3.藥用

性味:全草、根:酸、寒。


效用:全草:散瘀消腫,清熱解毒。

治疔瘡,腫毒,咽喉腫痛,

痢疾,跌打,毒蛇咬傷;

:清熱,平肝,定驚。

治小兒肝熱,驚風。


全株均可入藥,具解毒消腫,

清熱通便之功效,

內服主治腸、肺炎等,

外用主治疔瘡、皮膚炎與香港腳等症。

但胃、肺寒症者不宜常用或大量使用。




記得小時候 ( 都忘記是那位大叔跟我說了!)

大叔告訴我酢醬草是食得的,

接著就拔出酢醬草放在口中,

咀嚼起來。

那時,

我叫酢醬草做酸微草,

有樣學樣的我,

張那微酸微酸的味道,

到現在也沒有忘記。








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

黃色花海~黃鵪菜







名稱:黃鵪菜

英文名稱:Oriental Hawksbeard

Asiatic Hawksbeard


學名:Youngia japonica (L.) DC.

Crepis japonica (L.) Benth.


科:菊科    Compositae

屬:黃鵪菜屬   Youngia


用途:

1. 食用野菜:

洗後用鹽水浸泡一夜後炒食,

或以開水燙過後沾調味料食用。

 2.藥用:

全草具有利尿降壓、清火疏肝、

解毒消腫及清瘀消水的功效。


性味:

全草:甘、微苦、涼。

效用:

全草:清熱解毒,利尿消腫,止痛。

治咽痛,乳腺炎,尿道炎,牙痛,

小便不利,肝硬化腹水,瘡癤腫毒。


今次找黃鵪菜的資料,

最覺得它可愛之處,

原來佢可以做食用菜。

還有是黃鵪菜有個別名,

真係叫:「一枝香。」

好盞鬼呀!


早排見到 Tom 兄 post 黃鵪菜,

長得像一片油菜花田。

想不到自己也有此幸運,

趕上這季的黃鵪菜花海。









2016年3月24日星期四

蜂兒之愛~鴨腳木




名稱:鴨腳木

學名:Schefflera heptaphylla (L.) Frodin
同義詞Schefflera octophylla 

科:五加科Araliaceae

屬:鵝掌藤屬Schefflera


種加詞譯義:Schefflera人名 
heptaphylla 具七葉
octophylla具 八葉

英文名稱:Ivy tree

別名:鵝掌柴


花期:十月底至翌年一月初,

吸引蜜蜂,黃蜂及其他昆蟲。

為南方冬天的花源植物,

冬蜜可能是鴨腳木花蜜。


果:黑圓形漿果,56顆種子,食果實的林鳥喜愛。

葉:掌狀複葉而平均共7至8枚組成,略近圓形。

11月12月白傘弄蝶幼蟲以鴨腳木為寄主植物。

而且鴨腳木是我們熟悉的廿四味涼茶材料之一。


用途:

1. 庭園樹:樹姿優雅,耐蔭且耐濕,

是庭園樹木的優良材料。

2. 日常用材:木材白色細緻,

光澤而有清潔感,昔日常作為木屐、

冰棒棍、冰淇淋的小木匙、

火材棒、便當盒之主要原料。


3. 是良好的蜜源植物。

4.藥用:性味:根及幹皮:苦、涼。

效用:根及幹皮:青熱解毒,消腫散瘀。

根皮及樹皮:發汗解表,

袪風除濕,舒筋活絡。

治感冒發熱,風濕,跌打;

根:散熱消腫。治跌打;

葉:止痛,止血。治風濕,跌打。


其他特色:

多種地衣喜愛的寄居場所。

本地品種樹木。

此樹舊名稱鵝掌柴,在香港較少用此名稱。

鴨腳木的嫩葉葉緣有明顯鋸齒,成長的反而沒有。


記得已經是上星期的事,

看到一個香港電台的電視節目,

節目當中報導香港蜂農所遇到種種的困難。

和節目裡得知蜜蜂是很喜歡食鴨腳木的花蜜。

真要謝謝小蜜蜂,

因為你們的喜愛,

令我影下的鴨腳木重生。

已經是 2015 年 1 月拍下的,

但因為覺得影得唔好而沒有 post,

今次因為蜂兒帶動,

令我對鴨腳木認識更多。









2016年3月17日星期四

武俠小說裡的蒙汗藥~曼陀羅





名稱:黃花曼陀羅 

英文名稱:Angel's Trumpet


學名:Datura x candida   /

Brugmansia x candida Persoon  


科:茄科  Solanaceae  

屬:曼陀羅屬  Datura  


用途:

1. 庭園觀賞用:

常被栽植為庭園植物。

2. 藥用:

性味:葉、花:苦、辛、溫,有毒。

效用:

葉:治哮喘;花:止痛,解毒。

治喘息,腫瘤。

小量可當藥用,

白花、葉及種子可當麻醉、止痛、鎮咳藥。

全株有毒,誤食會有瞳孔放大、

吞嚥困難等現象,

嚴重者會產生幻覺、昏睡、麻痺等情形。


記得初初認識曼陀羅的時候,

簡直覺得自己似武俠小說上身,

對它充滿好奇又感新奇!

又想像曼陀羅可能是最早期的麻醉藥。

第一次見曼陀羅應該是在大澳,

接著在赤柱還見過重瓣的品種。

但都是庭園栽種。

而野外今次是第一次見,

感覺比庭園栽種高大,

不似小喬木呢!














2016年3月10日星期四

芳名~蛋黃果





名稱:蛋黃果

英文名稱:Egg Fruit,Canistel Fruit,

Canistel,Ties,Sapote Borracho,

Sapote Amarillo,Yellow Sapote


學名:Lucuma nervosa A. DC.

科:山欖科  Sapotaceae  

屬:蛋黃果屬  Lucuma  

別名:仙桃


用途:1.食用成熟果實可供生食。

蛋黃果品種有長型果及心臟型果兩類。

長型果果實較大,種子通常只有 1 粒,品質為佳。

心臟型果短,種子常有 2 粒以上,風味稍差。


植株每年 5-6 月間開花,

果實約在 12 月間開始成熟,

未熟果呈深綠色,隨後轉綠、淺綠、黃綠至橘黃。

果實採收約 8 分熟,方便運輸,

經貯藏 9-15 日追熟後可食用,

若用電石或食鹽沾果蒂處理,

約經 2 日即可迅速軟熟。

軟熟後若果皮完整無傷,

可再貯藏 10 餘日不壞。


成熟的蛋黃果皮橙黃,用手指輕按,

可以感覺出軟軟的,這時才能剝開吃,

保證氣味香甜,吃了口齒留香。

由於果肉的顏色和質地都很像蛋黃,

所以才會被稱為「蛋黃果」。

要是買回家的蛋黃果還未軟化,

那麼不妨多放幾天,否則難以入口,

吃一半就丟了,可惜!


沒有太刻意去市場找蛋黃果,

唯有找來人馬媽媽的舊網誌,

讓大家更知道蛋黃果是乜東東嚟!


http://www.weshare.hk/leunggillian/articles/2343678

也將這章節 送給 Allie !

請妳記得入人馬媽媽網誌中看看呀!

^ ^